2021年10月23日-24日,第三届全球女性发展论坛在浙江省建德市成功举办。本论坛由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浙江省妇联主办,中共建德市委、建德市人民政府、杭州市妇联、中华女子学院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承办。小编陆续编辑、推出了论坛主题发言、平行论坛有关专家的精彩观点,今天是最后一期,感谢您的关注。
随着党和政府对女性创业的持续关注和支持,越来越多的行业涌现出一批勇于创新、成绩斐然的创业女性群体,她们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带动了更多女性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然而,女性创业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在社会、家庭、文化、个人等层面的诸多挑战。平行论坛之三——“女性创业与共享改革成果”围绕推动女性创业、促进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女性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开展深入探讨。
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双创”发展中,女性创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员)管理学院高秀娟副教授运用政策计量法对2009年至2019年间的我国女性创业政策进行多维测量,发现政策发文一些特点,表现为:数量呈“M型”特征,结构呈现中央强协调性和地方若协调性特征,政策主题分布呈现全面多元性与区域差异性特征,政策工具分布呈现发展性与非均衡性特征。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高级经济师刘旸以女性创业领导力为题。认为,数字经济创业应用平台为女性特别是农村已婚女性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创业机会。数字经济时代女性创业呈现出共享性、虚拟性和国际性等特征。但仍面临着性别文化偏见、社会融资困难及工作与家庭矛盾等一系列困境。
乌干达产业研究院社区联络官员Branie Branon指出女性企业家为女性创造就业机会、赋予妇女经济权力和实现两性平等的巨大作用。同时指出,女性企业家在技能、财务知识和业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祝平燕教授同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十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出台前后参加女性创业的实践以及近五年来做社会兼职的经历,总结了女性创业经验,包括唤醒更多女性创业,培养创富能力,提升女性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和社会参与能力等。
随着党和政府对女性创业的持续关注和支持,越来越多的行业涌现出一批勇于创新、成绩斐然的创业女性群体。学者们对宝妈、农村走向城市女性,非遗传承人、农村妇女等不同群体的女性创业者进行了关注。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李之易以互联网中树立及维持商业化的宝妈为研究对象,提出宝妈表演劳动概念。指出,家庭内再生产劳动通过网络平台被市场化一方面促进了劳动者个体赋能,另一方面也为市场的侵入制造了劳动者的同意。生产劳动与再生产劳动在时空及身份层面的界限消弭。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硕士研究生何冰冰通过阶层和性别的交叉视角,考察了十位从村镇走到大城市的女性创业者的生活方式与行动策略,分析其创业行为和个人生活塑造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她们在流动的“她力量”和“她桎梏”中主体性。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杨文娴副教授分享了“海南黎族女性非遗传承人”生命历程与生存状态,指出农村非遗女性传承人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她们具有鲜明的个性,强烈的自我意识,发现机会的敏锐性和接受新事物程度高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变迁社会中的女性发展策略”。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激发农村人口创新创业潜能,吸引人才返乡下乡建设美丽乡村?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讲师杜声红分享了浙江省建德市三江口渔村当地妇联组织的精心经营和打造下渔嫂互助组织的形成过程及经验成就,并探寻了渔嫂互助小组的主要互助形式、内在动力及其在女性创业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姐妹情谊”“邻里互助”“家人协助”是渔嫂互助组得以形成的文化和情感基础,同业结对,同业互助与跨业联合相结合的形式对抵御风险,扩大业务带动当地经济和发挥渔嫂潜能具有积极作用。
经济赋权给女性创业者带来性别角色和家庭、婚姻关系的变化。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周海燕以女性在创办社会组织中实现“国家—社会—市场—家庭”的多主体互动为主线,分析了女性在创办社会组织过程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互动与跨越。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裴谕新副教授通过对女性创业者的职场、家庭、社会生活观察,指出,虽然数字经济为更多女性带来自主创业和自主决策的空间。但创业所锤炼的主导型女性气质与家庭中对于女性的配合型女性气质是矛盾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薛亚利副研究员基于调查数据,探讨了女性成功议题的认识框架以及女性自身的践行和认同,指出,在家庭-职业互构的局限性的情境中,女性通过阶段性的退缩-进取和身份的扩展-窄化方式获得发展突破。这些女性正实践着的身份,是社会改革的“减震者”、学习方式的“先行者”,市场缝隙中的“创业者”。
博茨瓦纳总统办公室监督与评估高级官员Kgomotso Precious Kesianye分享了女性进入被认为是属于男性社会空间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学者们还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推进女性创业的路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综治所副所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主任冮树革提出了强化女性创业的引领和规划,着力培养女性创业人才,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助推女性创业的作用,加强对于女性创业的服务和扶持,优化女性创业的发展环境助推女性创业等对策.
湖南女子学院女书文化研究所周红金副教授在分享江永女书赋能女性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经验的同时,提出了挖掘女书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代价值,创新传承主体,赋能女性,整合校企政各方资源,培育女书非遗文化产业人才,扶持传承人创新和发展技艺、制定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调动高校和科研院研发文创产品、改良制作工艺等方法等推进创业的新途径。
本论坛分别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裴谕新副教授和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员)主编/编辑部主任石彤教授主持。